一个清凉的早晨,跟一位汽车行业人聊天,在提及“纯电汽车”行情时,他突然一本正经起来,表情严肃地劝我:“今明2年,最好不要买纯电汽车?别说没提醒你。”
这不禁让我一怔,就拿今年来说,随着小米华为入局,纯电汽车的热度被推向高峰,又便宜又好开。
毕竟,对比混动来说,纯电汽车具备更好的智能与性能体验。今年买车不买电车,简直都要落伍了。为啥不要买呢?
接着他一番话,让我醍醐灌顶,真是这样,回想过来,这2年纯电汽车发展太快,入手纯电汽车是要谨慎。
特别是这3个原因,或许出乎意料,但却很真实。
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,旗舰技术将火速下放
行业人解释,过去2年,由于技术制约,纯电汽车充其量只是“半成品”,说白了,像20万的汉EV,还在用“筷子悬挂”,难免让人笑话。
但今年,革命性的技术喷涌而出,纯电汽车迅速发展成“完全体”。
例如,比亚迪天眼智驾,特斯拉FSD,领克数字底盘等。
可能有人会说,这些价值不菲的黑科技,跟我一介平民有啥关系。
然而,先别急着灰心。
毕竟,汽车如今已经沦为快消品,最不值钱的就是技术。别看这些顶尖技术现在高不可攀,一转眼就会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首先是高阶智驾。
不说未来2年,就说当前,10万的宝骏悦也,已经用上城区NOA与自动泊车。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譬如20多万汉EV、唐EV,啥也没有。
说白了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总比缺胳膊少腿的鹰隼强。
其次,800V也将成为标配。
这即使不能彻底解决,也能大致解决高速充电的等待焦虑。
以400V的Model 3为例,最快30分钟补能80%。然而800V的小米SU7,只需15分钟,基本一趟洗手间的功夫就能搞定。
考虑到一台车要开十年八载,那么晚个一年半载,还能以更低的代价入手一台800V车型,或许更有远见。
第二个原因是,纯电汽车价格将光速下降
说也奇怪,因为现在也有元PLUS、缤果、海鸥这些廉价电车,在10万级区间大显神威。
这的确没错。不过,这里说价格下降,完全是另一种概念:是精品化车型价格下降到廉价车的价格区间。此时,市场就会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。
也就是说,元PLUS这些车固然便宜,产品力只是“老头乐”。随着精品化车型的普及,这些“老头乐”将彻底被取代。
以比亚迪为例,10多万的车,前脚才出了元UP,后脚就在北京车展亮相了Ocean—M。
这两台车,差异鲜明,真是两个时代的产物。
看看Ocean—M,直接就是多合一智能电驱与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,全车碳纤套件,加速3秒。
再瞄一眼元UP,未免寒酸窘迫,正如钱钟书老先生所说,细看是一种残忍。
此外,不单是比亚迪,整个市场都在卷。
例如,特斯拉入门车已经确认,将在明年推出,还要用上FSD,价格杀入10万级。蔚来的新品牌乐道,小鹏新品牌MONA,产品力跟Model Y 类似,也是如法炮制,价格杀入10多万。
很明显就是,今年20多万的车,明年10多万就可以享受到同样的体验。而今年10多万的车型,明年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。
因此,如果不是着急用车,等过两年车企把价格卷下来,再入手,无疑更聪明。
考虑到国内车企内卷的程度,性价比的走势,只会比想象的更快。
紧随其后的原因是,固态电池将逐渐普及
固态电池一旦达到量产,现在的燃油车和混动车全是垃圾,这么说毫不夸张。
此时,电车唯一的短板——续航焦虑,将迎刃而解。
那么,固态电池什么时候才能量产呢?
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,“规模产业化时间,所谓的近期就是3-5年,中期就是5-10年。”
也就是说,最近2年,固态电池就能小批量生产。到了2030年就可实现规模量产,将成本彻底打下来。
作为普通消费者或许更关心,固态电池成本彻底打下来,能有多低?
根据欧阳明高院士的说法,考虑到回收,固态电池成本可下探到0.4元每瓦时。
这是什么概念?要知道目前锂电池价格还是0.74元每瓦时。
事实来看,今后配备固态电池的车子,价格反而会更低。
当然要考虑到,2027年固态电池刚出来,无疑很贵,而2030年又太远。
然而,作为一种过渡性产品,半固态电池已经出来。
例如,智己L6顶配就用了半固态电池,续航达到1000公里。蔚来150度的半固态电池下半年也要出来。
随着半固态电池的推出,锂电池就不再是最强的技术,那么价格就会下降。
稍作等待,明年的豪华电车,可能20万出头,起步都有100度电池,续航达到700-800公里。这要比今年500-600公里的电车,体验好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总而言之,随着技术的发展,纯电汽车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。
作为仅次于房子的大件消费品,实际却很像一种快消品,宛如一件T恤或者一部手机。
不仅会快速过时,到了明年,看着新车又是加量又是降价,心理肯定不是滋味。
因此,行业人表示,今年2年购买纯电汽车真不是好时机。
不妨等技术成熟了再入手,或许更明智。
素材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
没有回复内容